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教学资源 >> 历史事件 >> 正文
价格双轨制与物价改革闯关

日期:2014-05-29 11:16:30   发布人:管理员   审核人:   点击:

 1988年1月1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《迎接改革的第十年》的社论指出:“新的一年的最突出的特点是改革将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展开。”此时,一个不得不过却又异常困难的关口已经摆在中国改革的道路前。
    一、价格双轨制的先声:
   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,国家制定了几乎一切商品的价格,一盒火柴两分钱,一斤盐一角三分,这样的计划价格维持了28年。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引入,计划价格与市场经济的不兼容开始显现。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由于能源、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品价格太低,加工工业品价格太高,二者之间的利润差越来越大,使得基础工业越来越跟不上加工工业的发展。
   从80年代初开始,主管基础工业的部门逐渐放松了对原有计划配额制的严格管理,既给企业“计划内指标”,又有少量“计划外指标”。企业按计划外指标生产的产品,就可以不按照计划价格由指定企业收购,而可以自由销售。这一政策成为价格双轨制的滥觞。
    二、价格双轨制的诞生
   1984年9月,在浙江莫干山召开了首届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,与会的124位或官或学的改革派青年精英,分为价格、农村等7个组相互切磋,第一次集体发声并积极投身于体制内改革的政策建议。这些人包括王岐山、马凯、楼继伟、张维迎、周其仁等一大批今天中国政、经、学界的知名人物,正是在这次名动一时的“莫干山会议”上,价格双轨制正式作为一项经济政策诞生。
   在莫干山会议的价格组,主张一步或分步放开价格控制,实行市场供求价格的“放派”与主张以计划经济为主,逐步调整价格的“调派”之间展开了热烈讨论。最后由华生等学者,综合各方观点,形成了“先改后调,改中有调”、实行放调结合的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。最后一份名为《价格改革的两种思路》的报告摆在了国务院领导的办公桌上。
   所谓“双轨制”,就是“市场轨”和“计划轨”并行,一种物资两种价格,市场价高于计划价,计划分配的比例逐步缩小,市场销售的份额逐步扩大。双轨制既避免了价格一次性放开给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,又延续了市场改革的精神,受到了国务院主管领导的首肯,从此成为价格改革的主导政策。
   三、价格双轨制弊端的显现
   价格双轨制作为中国特殊国情下的独特产物,也有着自身的问题。双轨并行使得投机者得以在两轨之间找到牟利的机会,由于市场轨的物资供应有限,层出不穷的转手倒卖现象使得物资的市场价格不断升高。倒卖的丰厚利润吸引大量的生产者投身其中,导致各类产品出现供应短缺,价格更进一步上涨。
当时,上海《新民晚报》曾经作过一个航天牌冰箱倒卖的报道。出厂价在1500块左右一台的冰箱,经过三四道环节以后价格却大不相同,跟踪采访的记者发现,一个冰箱出厂以后到了一个销售点价格变成1600,这个销售点的老板认为不一定在市场卖掉合算,就转手再卖给另外一个销售商变成1700、1800,这样经过数个环节,一台电冰箱的最后价格就变成了2000元一台。在双轨制的价格政策下,这样的每个环节都是合法的,但是每个环节却又都是倒卖。
   而在双轨制的另一边,计划轨的物资又因为官商勾结等不法行为,而出现了以计划价买入计划内物资,再以市场价出手到市场的“官倒”现象。同样是一吨石油,计划内的价格是100元,计划外的价格是644元,“倒”出来的利润相当可观。
   四、价格闯关势在必行
   在这样的环境下,1988年的物价改革被视为“不得不改”。5月19日,邓小平接见朝鲜代表团时谈到价格改革:“理顺物价,改革才能加快步伐。”“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、蛋、菜、糖四种副食品价格,先走一步。中国不是有一个‘过五关斩六将’的关公的故事吗?我们可能比关公还要过更多的‘关’,斩更多的‘将’。过一关很不容易,要担很大风险。”
   中央政治局也在5月先后召开了两次会议,会议形成的共识是“长痛不如短痛”,有风险也要闯一闯。会议放出了进行价格和工资制度改革的风声。新华社发表通电称,“中国的物价改革是一个大胆行动,要冒一定的风险,但是中央有信心把这件事办好……”

 五、闯关的引起的改革阵痛:抢购风潮
   实际上,早在1988年新春伊始,各种涨价的小道消息便在坊间流传,各种商品的价格也在悄悄地陆续上扬,民众的心理就已经开始发生了波动。3月份,国家即将对一些主要农副产品零售价格进行调整的消息传出,从而刮起1988年的第一波抢购狂潮。
   当时的上海火柴厂厂长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曾经兴奋地说:“到今年2月底,仓库里还积压着6000万盒,3月份生产2000万盒。可是,3月份三天时间,一下子销出4000万盒,连同4月份生产的,近1亿盒,一销而光!”另据报道,南京市鼓楼区一户居民一下子买了400多盒火柴存放在家里,没想到因小孩玩火而酿成了火灾。
   到了5月,国家决定放开四种主要副食品的零售价格,果然证实了此前坊间的流言。5月开始,全国中心城市的猪肉和其他肉食价格以70%左右的幅度上涨,其他小商品迅速跟进。以北京为例,四种主要副食品上调后,价格上涨的幅度很快就突破了文件的规定。猪肉由每市斤两块五涨至四块九,鸡蛋由每市斤一块五涨到两块七,西红柿价格在最高时竟卖到八块钱一斤!四种主要副食品之外的各种商品也大都乘机涨价,政府的红头文件完全失去了效力。
   社会上的反应之快,令决策者几乎始料未及。但这只被视为是改革过程中的“必要之痛”。8月15日至17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全体会议在北戴河召开,讨论并原则通过《关于价格、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》。在价格改革过程中,通过提高和调整工资、适当增加补贴,保证大多数职工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。
   8月19日清晨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“价格闯关”的消息。价格飞速上涨产生了巨大的抢购风潮。根据当时的报纸报道,“人们像昏了头一样,见东西就买,既抢购保值商品,也抢购基本消费品,连滞销的也不放过,电视机有图像就抱,电风扇能转就买,电冰箱有冷气就要。”在贵州、云南等偏僻省份,人们甚至为了抢购毛线而在大街上大打出手。
   仅8月一个月,全国银行储蓄存款就减少了268亿多元。当时,在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武汉、长沙等地的银行和储蓄所前,取钱提款的民众声势汹涌,人头攒动。一些储蓄所和银行因为金库告急,而不得不强行决定在几天之内停止取款。对此,许多储户极为不满,有人甚至在情绪激动之下掀了储蓄所的柜台。
   到了8月28日,上海抢购狂潮进入最高潮,市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,实行凭票供应食盐和火柴,铝锅只能以旧换新或凭结婚证和户口本申请购买。统计数据显示,1988年上半年,全国物价总指数在1987年已上涨7.3%的基础上,又连月大幅度上涨,7月份已达到19.3%,局面已经失控。
   六、尾声:政策收紧
   8月30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出紧急通知,宣布物价改革的方案还要进一步修改完善,相当于宣布中止价格闯关。通知还说:为了稳定金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,由人民银行开办保值储蓄业务,使三年以上的长期存款利息不低于或稍高于物价上涨幅度。
   9月26日至30日,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。全会确定了宏观调控,抑制通货膨胀的方针。“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”成为后物价闯关时代的核心政策,“治理整顿”成为最时兴的经济名词。
  美国《商业周刊》以《中国改革路上的弯路》为题报道说:“今天,中国的改革正在失控。为了应对危机,物价改革在上个月被冻结。突如其来的政策转向给中外投资者带来了一段前景不明的困惑期。中国目前正在进入紧急控制状态,澳大利亚使馆的一位经济学家说:“我们正在见证一场旨在恢复消费者信心的地毯式运动……”
   物价闯关失败的教训被后来的领导者吸取,物资价格在价格双轨制的机制下继续缓步调整。直到1992年9月1日,国家物价局宣布将571种产品定价权交给企业,22种产品产价格下放给省级物价部门,社会的反应虽然激烈,但已不复1988年的疯狂。至此,物价闯关正式成功,价格双轨制也走向了尾声。

推荐文章

头条文章